近些年來,隨著互聯網科技的快速發展,電子商務呈現出快速發展的勢頭,實體零售經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。我們知道,電子商務訂單的完成,離不開快遞行業的協同配合,這就對于商品的體積、重量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。換言之,對于大宗商品,實體零售依然是主要的銷售渠道。也就是說,即使在網絡購物風靡全球的今天,一些實體經濟行業依然可以穩健向前發展。媒體對外公布的下面這份榜單,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近日,英國KHL對外發布了《2019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排行榜》,榜單數據顯示,在過去的一年里,全球上榜企業的總收入達到了1840億美元,同比增速高達13.5%。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市場,這些企業能夠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,實屬不易。
在KHL發布的這份榜單中,國內一共有9家企業上榜。這些上榜的國內企業,均提交了較為亮眼的銷售業績。最近幾年,國內相關市場呈現出繁榮發展的景象,這在很大程度促進了本土企業的快速發展。
在上榜的國內企業中,徐工集團排在了前面,它在全球拿下了4.8%的市場份額。其實,這也是徐工集團在過去的一年里不斷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種回報。超級起重機、全球累計銷量較多的壓路機、世界上超大噸位的挖掘機等新產品在問世的同時,見證了徐工集團從中國制造向著中國創造不斷發生著轉變。
通過不斷加強技術研發,徐工集團在全球擁有著5個國際研究中心和數千名技術專家,它不僅在礦山機械、重卡車輛等多個新興領域進行了科學布局,而且在重型機械方面也掌握著多種世界核心科技。